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43|回复: 0

第七届北京大学清明论坛顺利举行,探讨死亡尊严如何实现 ...

[复制链接]

108

主题

96

回帖

61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11
发表于 前天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温馨提示:试用结束,您未购买云采集正式版授权,采集内容失败!!购买授权价格实惠,最低2元起。

购买一年正式版授权的用户,请联系智伍应用在线客服定制一个特定关键词,比如:同城新闻资讯、或者特定行业的内容等



温馨提示:试用结束,您未购买云采集正式版授权,采集内容失败!!购买授权价格实惠,最低2元起。

购买一年正式版授权的用户,请联系智伍应用在线客服定制一个特定关键词,比如:同城新闻资讯、或者特定行业的内容等

请微信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在线支付成功之后,自动开通正式版授权



如果上面的二维码无法显示,请手工复制下面的链接地址,在浏览器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http://www.zhiwu55.com/authorization/?appid=1A386164CCC5A04F20662FC529ED8401&webview=yes

根据现在的人才市场价,您招一个小编,帮助您发布内容,市场价一个月工资最少都要好几千块,还要帮小编买五险一金,并且只工作8小时,工作时间还会偷懒。如果您有一个强大的AI云采集系统,完全可以替换小编,可以根据您设置的关键词内容,一天24小时不间断帮您采集发布相关内容,大大的帮您降本增效!

响应广大用户的强烈要求,准备采购一批高性能服务器和聘请3名专业技术人员,搞特定关键词内容采集和无人值守自动采集、ChatGPT人工智能自动评论和回复,等等非常多的实用功能,真正做到可以采集任何内容,能替换人类小编,要顺利完成这些升级,成本很高,压力很大,希望您能分担一点,您支付的费用主要用于产品的持续开发和更新,收费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用户,能长长久久的把这个产品搞下去,并且越来越好,希望用户理解和支持!!如果全部新功能都完成了,好用了,价格将会上涨至少2倍以上,现在购买享受实惠的价格,不要错失低价上车的机会,购买之后,后续的更新升级免费!!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智伍应用在线客服微信号:ccccyyyy4444,或者QQ:155120699






图说 / 第七届北京大学清明论坛现场
作者 | 刘家碧
编辑 | 袁月
清明节将至,第七届北京大学清明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会议中心顺利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死亡与尊严”,旨在通过尊严意识的倡导与弘扬,实现生死两安,同时也将死亡尊严意识融会到医疗与殡葬,捐献与移植的过程之中。来自哲学、法学、殡葬学、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多位专家学者发表演讲,医疗、殡葬、教育、公益等从业者代表共同发声,共同探讨如何体现和保障现代人的死亡尊严,如何在人们生命的尽头发现死亡的光辉,如何在人类与死亡的遭遇中揭示生命的意义。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为本届论坛致辞。韩启德院士强调,死亡是每个人对人生的告别,具有自主权和不可侵犯性,因而是尊严的。为保持这种尊严,我们必须尊重每个人对自己生命终结方式的选择,必须努力构建保障人们获得有尊严死亡的法律、伦理体系和有效举措,必须弘扬有尊严死亡的文化与社会氛围。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郭莉萍代表学院致欢迎辞。郭莉萍院长说,清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文化内涵,提醒众人生命有限但精神永存,死亡是生命的终点,但也是新的起点,人们需要更加理性、平和地来面对死亡。
主论坛环节中,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周汉民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生命尊严》的演讲。他表示,生命尊严作为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之一,从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就备受关注。在数字时代,人工智能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手段,使我们更好维护和提升生命尊严,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的诊断疾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命质量,延续下去;另一方面,对迈入生命终章的人,人工智能发展同样可以提供维护其尊严。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徐爱国聚焦全球范围内“死亡的权利”法律运动。徐爱国教授在演讲中介绍了从罗马法到教会法,再到英、美、瑞士、荷兰、加拿大等国法律中,“死亡的权利”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以及各国对安乐死政策的讨论。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张新庆的演讲主题为《植根于生命尊严的优逝”》。张新庆教授提出,“尊严死亡”就是尊重终末期患者意愿,不刻意采取延长低生命质量的有创治疗,自然且有尊严地离世。人的尊严并不因肉体消亡而消失,逝者姓名、肖像、名誉、遗体受法律保护,殡葬礼仪是对逝者的尊重,逝者纪念则是人格尊严的时间延续。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程明明介绍了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安宁疗护与医务社工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第一份聚焦居民善终质量的研究报告。《把“善终”带回现实:2024中国居民善终质量研究报告》对家属与医护社群体关于临终患者善终体验及死亡质量的看法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了善终与高质量死亡不仅是医疗技术的体现,更是社会、家庭与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香港电影导演陈茂贤介绍了电影《破·地狱》的创作始末。陈茂贤导演说,这个电影是在人生最低潮的时候写的。他最敬爱的外婆与世长辞后,他尝试利用生死去探讨“活着的意义”这个命题,去创作一部关于香港殡葬业题材的故事,希望通过创作去抚平内心的伤口,为自己找到一个出路。陈茂贤导演透露,大家现在看到的《破·地狱》是第49个版本,也是经演员金燕玲和黄子华劝说后,香港亚洲电影节用的版本。那天晚上结束分享会后,有一个女生过来说,她本来已经到濒临崩溃的边缘,但这个戏把她拉了回来,让她有勇气继续在这里生活。这时,他感到这个版本是有力量的、可以影响人的,就最终定了这个版本。
新精英生涯创始人古典发表了题为《死亡就是留下美好故事》的演讲。分享了告别外婆的个人经历后,他表示,生命是为了留下美好的故事,凭着这些故事,人们能够理解什么是重要的,然后回去好好生活。随着科技越来越成熟,他认为人在AI时代能做、且一定要做的事,就是创造意义,创造出自己的故事,而故事也是所有的文学、艺术、哲学、科技的来源。
当代作家、诗人陈年喜从他曾经的职业出发,发表了《生死都有重量和尊严》的主题演讲。他介绍他有过长达十六年的矿山爆破工作,在这段职业生涯里看见并经历了无数场生死。为此他提出矿山安全治理需要从技术防范转向人文共建,例如中国抚顺煤矿博物馆让退休矿工担任讲解员,使个体生命叙事融入集体记忆建构,将劳动价值从经济维度扩展到文化维度的尝试,为行业尊严重建提供了新路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主任医师薄世宁以《尊严,是有选择的时间和自由》为题,表达了一位ICU医生对生命尊严的思考。他表示:“健康时珍爱他,疾病时抓紧他,离别时宽慰他,分别后铭记他,并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关爱代代相传,是人类对生命最高的礼遇。”
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孙志红分享了她从业十八年以来经历的一些告别故事。她曾为告别的抗战老兵戴上勋章,为逝去的年轻女孩化甜美淡妆,有帮助家属整理灵柩,有布置场景樱花告别,还有用AI技术“复活”逝者……她表示,殡葬是民生保障的重要一环,有着基础的公益惠民属性。而她和所有殡葬从业者的工作,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精神层面,守护生命尊严,给予家属慰藉。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16岁捐献者卢其乐母亲卢小勇发表了题为《用爱去拥抱死亡——以生命的馈赠延续永恒》的演讲。2024年国庆假期,一场意外车祸夺走了卢其乐16岁的生命,但是他捐赠了心脏、肺、肾脏、肝脏、眼角膜,让5名重症患者重获新生,2名眼盲者重见光明。为了延续儿子其乐的精神,卢小勇等发起了“其乐飞扬公益基金”,致力于推广“三献”知识(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遗体)捐献、无偿献血),传承爱与温暖给下一代。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生命之光”项目成员唐贝儿发表了演讲《生命微光中的尊严求索:来自安宁疗护一线的声音》。基于中国社会的老龄化趋势、安宁疗护的本土化发展以及北大医学人文与医院的深度合作,“生命之光”项目组整理了安宁疗护领域的六十余篇相关文献,研究了《肿瘤科护士安宁疗护核心能力问卷》等12个量表,并通过线上问卷的形式联系采访了13位安宁疗护领域一线专家。
最后,论坛形成并由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周静波宣读“2025年北大清明论坛共识”。共识提出“生命是有尊严的。无论是临床死亡的那一刻,最后时刻的器官捐献,还是殡葬追思、哀伤抚慰的全过程都应该,也必须是庄严神圣的。死亡是生命的组成部分,生命的尊严蕴含死亡的尊严。死亡尊严不仅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行动,一项规范与制度。”
第七届北京大学清明论坛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主办,福寿园国际集团、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协办,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上海福寿园公益发展基金会、礼济学院支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